标题 孔雀螳螂虾(学名:蝉形齿指虾蛄)能打出超快的“拳头”。它拥有自然界中超强的自主动力攻击——它的“铁拳”能以每秒约23米的速度击碎猎物的外壳,甚至能打裂水族箱的玻璃!然而,让人困惑的是:为什么这种虾在打出如此强力的一击时,自己却不会受伤? 原来,孔雀螳螂虾自带一套“防震盾牌(即锤状附肢)”,可以抵消“铁拳”的威力!它的“防震盾牌”由两层特殊结构组成:外层是呈“人”字形排列的几丁质纤维层,能
标题 广东省徐闻县的菠萝种植基地,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中国版“菠萝的海”。“菠萝的海”这个名字可不是随便起的。徐闻县的菠萝种植面积约35万亩,年产量达70余万吨,占全国菠萝产量的近三分之一。 这里是雷州半岛的火山地貌区,数十万年前的火山喷发,形成了富含硒、铁等矿物质的砖红壤,土层深厚疏松,排水性极佳,简直是菠萝生长的“天堂温床”。再加上年均2000多小时的光照、近200天的雨雾,昼夜温差大,菠萝
有些动物天生拥有令人羡慕的“潮流装扮”,从头顶卷曲的羽毛到身上蓬松的毛发,它们的“造型”不仅独特,还各有各的“时尚风格”。 今天,我们就来一场动物“潮流装扮大比拼”,看看谁才是真正的“时尚冠军”! 格洛斯特金丝雀 标题 格洛斯特金丝雀的体长不足12厘米,顶着完美的“锅盖头”,造型十分吸睛。然而,它们成名的原因不仅仅是外表——它们还是拥有美妙嗓音的“歌手”,尤其是雄性,以其优美的歌声而闻名。
濛溪河遗址位于资阳市雁江区,2021年9月,在一次偶然的施工中被发现。当工人们挖开土层时,一些奇怪的骨骼和石器出现在眼前。考古学家闻讯赶来,经过仔细勘探,确认这里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距今约7万至5万年。这个发现让整个考古界为之振奋,因为这里可能藏着一个古代聚落的完整故事。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 在濛溪河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包括植物遗存、石器、动物骨骼等。透过这些文物
大象的鼻子没有骨头, 而是由超过4万块肌肉纤维构成, 使其能灵活完成 抓取、吸水、喷水、发声, 等高难度动作! 标题 猫的胡须数量通常为24根, 根部深入皮肤并连接丰富的 神经末梢, 能够感知微小的气流和物体变化, 帮助它们判断周围空间大小, 感知障碍物的位置。 标题 南极摇蚊是南极洲唯一的原生昆虫, 成虫无翅且不进食, 仅存活7~10天, 专注交配产卵, 幼虫却
标题 一群顶着金色大波浪的“贵妇鼠”,其毛发比普通老鼠长约三倍。这些老鼠体内被植入了猛犸象的长毛基因,具体做法是修改7个关键基因,关闭抑制毛发生长的“刹车键”,并开启“囤积脂肪”的抗冻基因。为啥要从老鼠下手?原来大象孕期长达22个月,繁殖慢、伦理争议大,而小鼠生命周期短、基因工具成熟,堪称“实验室里的急先锋”。 长毛猛犸鼠 科学家们从西伯利亚冻土挖出的猛犸象遗骸里,拼凑出了它们的基因密码,再
水的“奇幻魔法” 在太空中,重力几乎消失,水的形状变得完全不可控,就像被一个“隐形勺子”搅拌一样,延伸出来,形成奇特的形状。 标题 在地球上,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几乎被重力掩盖,但在太空中,这种张力成了主导力量。航天员甚至可以用闪光灯不均匀地加热水,制造出温度差,从而引发表面张力的不平衡,让水开始旋转。 火焰的“华丽变身” 标题 在地球上,火焰通常是向上燃烧的,因为热空气密度比冷空气小,
猫,这种神秘而优雅的生物,早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它们不仅能捕鼠护粮,还以其萌态可掬的外表俘获了无数人的心。那么,猫是如何走进人类社会的呢? 从捕鼠能手到宫廷萌宠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猫最早出现在《诗经》中,但当时的“猫”可能还是野猫。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猫开始被人类驯养,用于捕鼠。《韩非子·扬权》中曾记载:“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此处“狸”即指猫(先秦文献中“狸”常
最近,在摩洛哥南部的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脉,科学家偶然发现了一种神奇的蝇蛆,其尾部竟然长着一张假脸。这张“脸”看起来像白蚁的头部,甚至“脸”上还有类似白蚁触角的感觉器官。这张“脸”不仅外形逼真,还能模仿白蚁的气味,可以完全骗过白蚁士兵。通常,白蚁士兵会立刻杀死入侵者,但这些蝇蛆却能凭借假脸大摇大摆地进入白蚁巢穴,甚至被白蚁当作同伴照顾!科学家推测,这种“伪装术”让蝇蛆能够轻松享用白蚁巢穴中的食物。
标题 生活在东南亚热带雨林的兰花螳螂,其雌性体长可达 6~7 厘米,而雄性只有 2~3 厘米。它们拥有如同盛开的花朵的外表。 你以为兰花螳螂扮花是躲天敌?科学家过去也这么想,可2014年才发现——它们伪装成兰花居然是为了更好地出击!野外实验证明:成年雌螳螂根本不怕暴露,它们把花瓣造型当“活诱饵”,专骗采粉昆虫自投罗网!更绝的是,它不模仿单一花朵,而是集百花之美,让其他虫子看到它都觉得像自己最喜
标题 德国科学家通过两年实验证实,海鱼“人脸识别”的能力超乎想象。 实验中,一位潜水员每天带着食物潜入8米深的水下研究站。起初她穿着亮红色背心吸引鱼群,随着时间推移,她逐步脱去鲜艳标识,仅靠普通潜水装备活动。令人惊讶的是,鱼群仍能跟随她游动50米后获得食物。当另一位不投喂的潜水员加入后,即便两人装备颜色不同,鱼群也能在两天内发现“冒牌饲养员”并集体“取关”。更神奇的是,当两位潜水员换上完全相同
人类并不是唯一会做梦的动物。 科学家通过实验得知, 老鼠在睡眠中会梦见自己去吃东西或穿过迷宫。大多数哺乳动物都会经历与 做梦相关的睡眠周期, 科学家认为它们很有可能都会做梦。 标题 蓝鲸心脏的质量为270~450千克, 相当于一头奶牛的重量。 蓝鲸的心脏是 地球现存动物中最大的心脏。 标题 蜜蜂能够飞到海拔9000米以上, 这一高度甚至超过了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标题 仙女座星系,是银河系的近邻,距离地球约250万光年,是夜空中肉眼可见的最远天体之一。最近,天文学家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简称“哈勃”)完成了对仙女座星系最全面的拍摄,并制作了一幅令人惊叹的极高像素全景图。这幅全景图由600多张“哈勃”拍摄的照片拼接而成,耗时超过十年,是目前使用“哈勃”图像数据制作的最大拼接图。虽然新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更先进,但“哈勃”拍近处星系依然给力。 这张图不但
标题 歌利亚甲虫,身披“土豪金战甲”,头顶“霸王角”,鞘翅上还自带神秘“图腾”,活像会飞的古代青铜器! 别看它威风凛凛,干的却是 “生态搬运工”的辛苦活:专职搬运腐烂果实,把森林垃圾转化成肥料。它们的幼虫更是大胃王,能吃成鸡蛋大小的“白胖子”,土里“闭关修炼”数月才“破茧成蝶”。可惜成虫命短,一年光景只顾传宗接代,活脱脱昆虫界的“拼命三郎”。 如今这群美丽的“搬运工”正遭遇大劫。在全球巧克力
标题 瑞士某湖畔出土的一枚青铜时代的铁制箭簇,考古学家发现它竟然是用陨铁制成的。 这枚沉睡近3000年的箭簇长约4厘米,表面布满锈迹。当时人类还未发明冶炼铁的技术,天上坠落的陨铁含有天然金属。箭簇中含有8.3%的镍和微量的特殊元素,高镍是陨铁的特征之一。通过比对数据库,科学家发现它来自一颗约3400年前坠落在今天爱沙尼亚的陨铁。 我国殷商时期就出现了陨铁铸造的刀剑,埃及法老的陪葬品中也有陨铁
从科学与感官的双重角度,拆解“工夫泡茶法”的原理,让普通人也能泡出茶汤好风味。 一杯茶汤的背后,不只是茶叶的好坏 不少刚开始接触茶的年轻人,精挑细选购买了一款高价单丛岩茶,兴致勃勃地泡下第一杯,却只得到一口苦涩。“只要茶叶贵、品质好,泡出来自然就好喝”,这是初入茶圈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 这就像你用高价买了一块顶级和牛,没有用火烤或油煎等能充分激发和牛脂香的烹饪方式,而是丢进水里煮,最终得
标题 “不速之客” 2024年12月25日,一颗直径40~90米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身而过,与地球的最近距离仅82.88万千米——相当于地月平均距离的两倍多。直到两天后,这个“不速之客”才被智利里奥乌尔塔多天文台的“小行星陆地撞击持续警报系统”(ATLAS)首次捕捉到踪迹。 这颗被临时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是一颗阿波罗型近地天体(能穿越地球轨道),轨道横跨地球与火星。它的速度高达17.
夜空中的火星,因其红色而夺目。几十年来的空间飞行器观测表明,这种红色源自火星尘埃中的含铁矿物。与地球上的铁锈生成方式相似,火星岩石中的铁会与火星空气中的水反应,或者与火星空气中的水和氧反应。经过几十亿年后,这种氧化铁分解为细小的尘埃,火星风持续把这种尘埃带到整个火星表面。 然而,并非所有的铁氧化物都相同。对于火星尘埃的化学组成,科学家长期争论不休。了解火星尘埃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探索火星过去的环境
格陵兰西部有数万个清澈的蓝色湖泊。它们为附近的人类和动物提供饮用水,且帮助吸收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但2022年秋季,经过两个月的创纪录高温和降雨后,这些湖泊中的大约7500个变成了褐色,并且开始释放二氧化碳,水质也明显下降。 剧烈改变 在不到一年后的2023年7月,这些湖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都发生剧烈改变。在通常情况下,这样的改变需要经过几百年才会发生。格陵兰西部湖泊的陡然变化,也与北半
2024年,全球城市共制造固体垃圾约23亿吨。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4年全球废物管理展望》,到2050年,全球城市固体废物总量将达到38亿吨。若外星文明真的造访地球,他们或许会震惊于这颗蓝色星球的自毁倾向:一边生产过剩,一边任由资源腐烂。 标题 食物浪费同样触目惊心 在人们丢弃的生活垃圾和餐馆的厨余垃圾中,有许多是食物。2022年,人类浪费的食物总量高达约10.5亿吨,几乎占每个人可获
标题 月光洒在马达加斯加的雨林中,一只毛茸茸的小家伙从树洞探出头来。只见它像展开的雷达一样竖起大耳朵,用细长的中指“咚咚咚”敲击树干,活像一位深夜出诊的“树医生”。突然,它停下动作,歪头倾听,随即用门牙“咔嚓咔嚓”咬开树皮,闪电般将中指捅进一个洞口。再缩回手时,指尖已勾出一条扭动的蛴螬。这行云流水般的操作,正是地球上最古怪的灵长类动物——指猴的独门绝技! “丑萌”外表下的生存智慧 如果动物
皇带鱼幼体 在墨西哥一处海滩上,当地居民何耶斯和妻子散步时发现,海水中有一个看起来很奇怪的动物。何耶斯猜测它是一只小鳄鱼,他的妻子则感觉它是一条鲨鱼。当时,这个动物直直向着他们游来,它的头部冒出水面大约5厘米。何耶斯夫妇多次试图引导它回到海里去,但每一次它都折返回来。何耶斯说,他们发现这条鱼身上有伤,它执意不返回海里,而随后它就死了。这个过程被全程拍摄,最终,科学家证实它是一条较小的皇带鱼。
虫子脂肪做蛋糕 通过离心萃取技术,比利时根特大学的科研团队从粉碎的黑水蝇幼虫(蛆)体内分离出高纯度脂肪,并用这些脂肪成功制作并烘焙出“蛆虫脂肪蛋糕”。大多数试吃者认为,这种蛋糕味道不错。蛆虫脂肪富含蛋白质、钾、镁,其中对人体有益的ω-3脂肪酸的浓度是三文鱼的三倍,用肥美来形容蛆虫,一点儿都不夸张。 标题 在我们的印象中,体型微小、动作敏捷的昆虫似乎和肥胖没有任何联系,但这其实只是我们一厢情愿
14世纪的英格兰荒原上,身披黑袍的巫师跪在土地上,将绳子的一端拴在那株人形根茎上,另一端套在猎犬的脖颈上。传说,在曼德拉草被连根拔起的瞬间,会发出致命的尖叫,听到的人会立即疯癫而亡。为了避免这可怕的厄运,巫师让猎犬承担了拔起曼德拉草的任务,随着根须破土的裂响,猎犬的哀嚎与某种非人的尖啸混杂着撕开夜空。 这种令中世纪欧洲战栗的植物,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岩画上就留下了神秘身影。古埃及医师将它的根茎磨成粉
各位“特困生”注意啦!是不是明明每晚都睡饱了,可在课堂上眼皮依旧止不住地“打架”,体育课跑几步就累得不行,写作业时哈欠连天……别担心!你的身体或许只是缺少三大“能量补给”而已! 维生素D是身体构建和维持健康骨骼所需的营养元素。这种被称作“阳光维生素”的营养素,在人体中的缺乏问题正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日趋严峻。 维生素D:天然“充电宝” 数据显示,我国近半数成年人陷入“维D荒”,而在学生群体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多种,其中9种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获取,被称为“必需氨基酸”。 食物蛋白质的消化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胃中的初步消化。 第二阶段是在小肠内,多肽链被水解成氨基酸,氨基酸通过小肠绒毛上皮进入血液,被人体吸收。 蛋白粉到底是啥? 根据蛋白粉的种类,大致可将其分为大豆蛋白粉、酪蛋白粉、乳清蛋白粉、豌豆蛋白粉等。其中,乳清蛋白粉是健身人士的首选,这
标题 一般的牙膏都含氟。含氟牙膏对维护口腔健康的效果不错,但含氟牙膏中的氟化物可能引起健康问题(例如骨关节病和骨质疏松症风险提高),尤其在儿童摄入过量氟化物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儿童经常被告知只能使用少量牙膏,但这样一来,牙膏的作用就会打折。 双重功效 最近,市面上出现了另一种牙膏——羟基磷灰石牙膏。羟基磷灰石是一种磷酸钙矿物质,在人体骨架中也存在。羟基磷灰石不仅对人体是安全的,而且此前就
标题 194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座百货商店里,一位年轻的母亲费力地提着两瓶牛奶,怀里的孩子不停挣扎,结果其中一瓶滑落,摔碎在地,玻璃碎片和牛奶散了一地。她无奈地叹了口气,抱歉地看向店员,而后者则熟练地拿起拖把,仿佛对此司空见惯。目睹这一切的瑞典人鲁宾·劳辛意识到,必须找到一种更安全、更轻便、更经济的牛奶包装方式。经过无数次的试错和反复试验,1963年,利乐砖问世了。这种新型包装由纸、铝箔和塑
背景设定 一艘航行在深空中的飞船最少需要多少人,才能维持飞船上一切设备和信息的正常运转?深空任务至少需要同时处理航行技术难题(天体物理学)、医疗急救(医学)、设备维修(工程学)三类突发问题,即便有AI数据库支持,一个普通人的经验也不足以支持他解决所有突发问题。小说中的修理工是理想化的理性主义者,他能立刻洞见仅剩少数船员(甚至仅剩他一人)就代表了任务失败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