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四川行政区划演变的历史,深刻反映了历代中央政府经略西南边疆,促进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过程。四川在历史上属《禹贡》九州中的梁州之域。秦灭巴、蜀以后,先后设立蜀郡、巴郡。唐代设立剑南东、西川道,到宋代设立益、梓、夔、利四路,才有了“四川”这一称谓。从元代开始,元朝在四川设立四川行中书省,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四川的治理。明、清以后,四川作为省一级行政区划一直沿续了下来。 关键词:四川;区划
摘 要:“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三星堆古国是一个什么形态的国家?有哪些特征?为什么会消失?……面对种种谜团,这里以讲座的形式予以一一回答,用个人的理解来释疑解惑,以期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三星堆,探寻三星堆。 关键词:三星堆;神权;祭祀坑;三苗 问:我有一个问题:您说三星堆没有武器,“三苗”人是被赶过来的,也没有武器,他们在这里好像是过着一种桃花源
摘 要:南宋学人施宿最早记述苏轼出生于眉山县纱縠行。然而根据苏轼与苏辙的记述,以及司马光为程夫人撰写的《苏主簿夫人墓志铭》、清人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所言,事实并非如此。程夫人18岁嫁给苏洵进入苏家,直至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或六年(1046年)到眉山纱縠行经商,十几年间苏家一直居住在拨股祠一带。苏轼11岁时才随母亲迁居到眉山,开启了城市生活。 关键词:苏轼;眉山;纱縠行;拨股祠
摘 要:巴蜀人文性格“未能笃信道德反以好文讥刺”的特征,哺育了司马相如的“非常”业绩与郭沫若的“创造”贡献。郭沫若新名字源自司马相如的文章,二人都有不甘平庸的人生态度,艺术风格同有“豪气干云”等特色。从司马相如“凤求凰故事”延伸而来的历史剧《卓文君》创作,本意是要通过相如形象的塑造,透露出作者对自己现状的不满,也流露出对自我未来文坛地位的期许。同时,剧作呈现出反封建、争自由的精神,充分应和了五四时
摘 要:谢无量是我国近现代以来一位勇敢的文化斗士。他坚决捍卫中国的传统文化,积极借鉴西方研究方法,与我国传统方法相结合;他是我国最早研究马克思《资本论》的几位学人之一,也是孙中山最赏识的学人之一,其著作开风气之先;他是学者、诗人、书法家、历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报人、社会活动家,有着超前的国际视野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思维。 关键词:谢无量;大学者;大书家 四 谢无量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在他8
摘 要:彭玉麟以“扶树名教,整肃纲纪,以振起人心”为抱负“移孝作忠”,为清廷征战十余年,功勋卓著。中法战争时,他力阻和议,献御敌谋略和制胜之法;又率兵入驻虎门,整饬海防,维护了中国主权。他与湘军另一名将杨载福并肩作战,难免有分歧;但有些文人夸大了二者间的嫌隙。 关键词:移孝作忠;海防江防;主战派;《湘军志》 湘军儒将彭玉麟,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湖南衡阳人,是一位风流倜傥的儒学奇人。道光三十年
摘 要:盛世绮早年议叙四库馆,以军功擢四川隆昌知县,为官施行善政,卒于涿县任上,时年73岁,其政绩载入《嘉兴府志·循吏传》。盛世绮出身浙江嘉兴望族闻湖盛氏,受父辈熏陶,在书法和篆刻方面卓有成就,为盛氏家学承前启后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盛世绮;闻湖盛氏;仕宦经历;家学传承 10年前,我撰写了《金石书画名家壶道人》,以记笔者叔曾祖父盛光伟(壶道人);其后又撰写了纪念壶道人的父亲的文章《寄寓巴蜀
摘 要:“世上有这样的人,‘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叶伯和先生在新文化运动中是一位敢于吃螃蟹的人,哪怕前面荆棘丛生、阻碍重重,他也义无反顾、在所不辞。1914年秋,在叶伯和、曾孝谷等人的倡导下,四川高等师范学校率先筹建了手工图画与乐歌体操专修科。叶伯和先生是中国第一位撰写《中国音乐史》的人,也是中国白话诗的一位先驱者。 关键词:叶伯和;新文化
摘 要:“王城”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西周文献中洛阳一带的地名“新邑”“洛邑”,皆指成周,而非指“王城”。夨令彝铭文“用牲于王”“明公归自王”的“王”应为地点名词,但其并非“王城”之省称,而指“王的居所”,在令彝铭中指代前面提及的京宫、康宫;京宫、康宫中既有祭祀先王的宗庙,也有供王居住、治政的场所。因此,西周时期的洛阳并不存在另外一座与成周并存的“王城”。 关键词:王城;成周;京宫;康宫 东汉
摘 要:晚清时期,中西往来逐渐频繁。而在中国人走出国门,开始“睁眼看世界”之时,亦有大量的外籍学者入川考察,都江堰在他们的来川游记中曾被多次提及,其中W·E·盖洛在《中国十八省府1910》一书中的都江堰书写极为典型。他写都江堰首提李冰,重人文而轻地理,并试图借此革新西方以往的中国观。相较于清末传统游记,其图文结合、地方志式的书写模式既还原了晚清时期都江堰的真实图景,同时也对都江堰的人文意义进行了重
摘 要: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大禹作为中国远古治水英雄、中华始祖及古代帝王之一,其成功治水的丰功伟绩,自古以来就备受中华儿女的敬仰和尊崇。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演化与民族融合的进程中,衍生出种类繁多且意义非凡的中华文化符号。大禹无疑是自古以来被人们普遍认同的、稳定且具有很强说服力的中华文化符号之一。揭示大禹文化符号在四川历史发展中的传承与传播,可以进一步增强四川文化的软实力、影响力、竞争
摘 要:笃信佛教的裴休,出身魏晋隋唐间的世家大族,不仅是“宰相沙门”,也是唐朝中晚期名相、书法家。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曾入蜀担任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刺史数年。从裴休蜀中经历、文献记载、《圭峰禅师碑》等几个方面,可以知晓裴休任职绵州的情况、文献中的书法评价以及相关书法作品面貌。 关键词:裴休;绵州剌史;传世书法 裴休(791—864),字公美,河内济源(今河南省济源市)人,祖籍河东闻喜(今山西省运
摘 要:出生于民国时期的巴蜀书家刘东父,有着在诗词书画方面的全能修养,尤其是他在书法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书写20世纪巴蜀书法史不可忽视的重要一角。刘东父参加中日书法交流活动、创建成都市西城区文化馆书法组,无不体现了其较高的书法艺术成就及对巴蜀书家群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刘东父;巴蜀书家;书法活动;巴蜀书法传承 一、参加中日书法交流活动 刘东父是20世纪巴蜀书法名家之一。历数刘东父的书法活
摘 要:《嘉陵江山图》为许翔皆所作,其后63年间陆续有众多名流进行题跋,包括潘龄皋、傅增湘、徐悲鸿、李苦禅、谢觉哉、齐白石、廖静文、吴作人、谢无量、萧龙友等30余人,当为艺术史上一段胜事。 关键词:嘉陵江山图;许翔皆;潘龄皋;题跋 去年底,我陪同一位南充籍老将军去故地游,一位南充的资深藏家送了我一卷《嘉陵江山图》。虽系高仿复制件,但上面的山水画卷特别是卷后名家题跋尤其引人注目。这些题跋笔迹清晰
摘 要:北宋仁宗朝嘉祐二年科举,主考官欧阳修罢黜文风晦涩的“太学体”,促成了唐宋古文运动的最终成功。同时,苏轼、苏辙、曾巩、程颢等诸多著名人物都于这一榜登科,堪称科举史上的奇迹。然而,奇迹的发生或许并非偶然。嘉祐二年,正是各种思潮交汇的时代节点,要在科举中获得成功,是否应该写作古文,又该写作怎样的古文,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判断。而只有真正独立思考,并且长于获取信息、把握时代脉搏的举子,才能克服从众之
摘 要:实际上,站在逶迤的祁连山下的戈壁滩上,对汉时这段历史和这片土地略有了解,都会唏嘘不已或是热血澎湃:看看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尽管史书有褒有贬,但中华儿女在他和他同时代的先人们打下的土地上生息;看看霍去病的所向披靡,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将军,千里奔袭,屡建奇功,直至饮马贝加尔湖,祭拜狼居胥山……一颗耀眼的将星永远悬挂在中华的天空;这片土地,也永远流传着他和他们的故事! 关键词:阳关;戈壁;霍去病
摘 要:在地缘文化的影响下,地理环境的改变会促使艺术家产生不同的艺术兴会,进而呈现出具有地方性的艺术风格,并逐渐内化为不同的艺术观念。苏轼在谪居黄州期间,受到黄州地理环境、人文风情等的熏陶感染,其创作心理、艺术风格、创作观念都发生了在地化的转变。这些转变也对他离开黄州后的艺术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地缘文化;苏轼;黄州;艺术兴会 苏轼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著名的艺术大家,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显
摘 要:司马长风曾在《中国新文学史》中认为鲁迅不喜欢他的《阿Q正传》,这一观点曾引起一些学者的质疑,但是都没有提供很有力的证据予以反驳;因为鲁迅并没有在任何场合表明自己喜欢或不喜欢《阿Q正传》。但是,通过对《鲁迅全集》中有关《阿Q正传》的言论进行统计可知,无论是鲁迅的公开言论,还是鲁迅的私人言论,《阿Q正传》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鲁迅谈论《阿Q正传》的次数都是其他小说无法比拟的。由此可以肯定的是,鲁
摘 要:汉代的扬雄是姓“扬”还是“杨”?学术界有争论。从字义理解的“扬”“杨”区分很明确,但作为姓氏在古代确实有“扬”“杨”不分的错误。班固的记载非常明确,扬雄的姓氏就是“扬”。虽然由于版本原因确有争议,但基本上是明确的。追本溯源,发生将扬雄“扬”姓误为“杨”姓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扬”“杨”两姓都源于姬姓,其姓氏索源大同小异。春秋时期,“扬”“杨”两姓正式分列,不再混同。所以到汉代,“扬雄”
清人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二有“翻版有例禁始于宋人”一文。据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记载有宋刻本祝穆《方舆胜览》,该书《自序》后附有名为《两浙转运司录白》的公文,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份版权保护文件,向来被版本学和出版史研究奉为经典。其中“奉台判备榜须至指挥”一句,无论是《书林清话》的诸家整理本亦或直接引用《录白》作为史料的相关研究,多将其标点为“奉台判,备榜须至指挥”。实际上,此处的“备榜”即“公文”意思
摘 要:唐晓泉《“当涂”是“当权”吗?》一文认为,《孙权劝学》中“卿今当涂掌事”的“当涂”不应理解为“当权”,而应该理解为地名“当涂”,即当涂县。此观点假设大胆但求证却较为牵强,于情于理、于古人语言习惯及史实皆有不合之处,“当涂”之义仍应理解为教材注解的“当道、当权”之义。 关键词:孙权劝学;吕蒙;当涂;当权 《孙权劝学》是初中语文教材里的经典篇目,文中孙权对吕蒙提出殷切希望:“卿今当涂掌事,
摘 要:自贡市管辖的荣县按大区域也属于中国七大方言区的北方语系范围,但荣县方言却独树一帜,有声母变音的字,比如“荣”字本是[r]声,荣县人却说成[y]声;多数是韵母变音,如“盐”是[an]韵,荣县话说成[in]韵;还有就是后鼻音丢失,如“王”([wang])说成[wan]。荣县方言是在本地独特的山水环境中产生的,然后随着发达的盐业经济输出到相关地域。 关键词:方言;盐业;输出 荣县位于四川南部
摘 要:《伐柯》的“柯”,昔人都作斧柄解,但就诗中“斧”与“伐柯”、“媒”与“取妻”构成的对应关系看,这种解释并不合理。“柯”其实是指树木的枝柯,“伐柯”就是砍柴。砍柴靠斧头,娶妻凭媒人。该诗所咏,意在表明媒于娶妻之重要。 关键词:柯;斧柄;枝柯;伐柯与娶妻 《诗·豳风·伐柯》云: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1] 诗句中的“柯”,
摘 要:陈修元、王波写作出版的非虚构历史人文作品《罗江乡村记忆》,是《四川省乡村历史文化丛书》系列中的一部作品,旨在为乡村立传、为乡愁塑形,在文化层面上助力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者熟悉乡村,对乡村深怀感情,笔下的文字有诗意、有温度、有感染力。 关键词:罗江乡村记忆;非虚构长篇作品;书评 最近,读到陈修元、王波创作的非虚构历史人文作品《罗江乡村记忆》(中国文联出版社2024年11月出版),掩
摘 要:邓经武教授的《大盆地生命的记忆:巴蜀文化与文学》面世多年,其基本的学术思路和研究格局,以及理论背景与审美视角,受到同行的称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巴蜀文脉;根系生成;精神图谱;文化文学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四川文化及文化史研究迅速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其中巴蜀文化研究成绩颇丰,这是历史学与考古学相融合的结果。但从文学的角度探寻巴蜀文化的表现和传递,系统地研究巴蜀地域文
摘 要:关于陈子昂墓最早的文献记载始见于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赵儋撰《旌德碑》,官方建祠祭祀的文献记载见于清嘉庆《射洪县志》,官方设专职守墓人“门子”的文献记载见于清康熙《射洪县志》。1988年首届陈子昂学术讨论会、1992年首届陈子昂国际学术交流会相继举行,极大地推动了陈子昂墓的恢复、重建。 关键词:陈子昂墓;射洪;四川历史名人 陈子昂墓,位于今四川省射洪市广兴镇境内龙宝山下,面临梓江,
摘 要:诸葛亮是“天下奇才”。他通过拜师求学,交友促学,掩门攻读,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技能。据《三国志》和其他书籍的记载,刘备、诸葛亮要求太子刘禅多读书,并开出了《汉书》《礼记》《诸子》《六韬》《商君书》《申子》《韩非子》《管子》等治国理政之书。其实,诸葛亮早就读过这些书了。《仙传拾遗》载有诸葛亮读“《三才秘箓》《兵法阵图》《孤虚相旺》诸书”事。像诸葛亮这样“达治知变,正而有谋”的大智慧者,恐怕是天
摘 要:杜甫一生颠沛流离,踪迹南北,长逝于舟。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后世建工部祠(草堂)约20处分布于全国,以成都(工部祠)杜甫草堂最负盛名。然而,四川安岳史上也有工部楼,从清乾隆《安岳县志》卷二之《古迹》中的实景绘图看,其规模庞大、气势雄伟,惜今不存,鲜为人知。 关键词:工部楼;安岳;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后人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有“诗圣”等盛誉。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
摘 要:中华传统民俗历史悠久,传承绵长,具有统一性、互补性、延展性、自省性、创新性等特征,不仅在中国传统社会拥有强大影响力,而且也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构件。今天我们讲述并研究它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民精神面貌的豹变。 关键词:精神风采;五个特性;哲学初问;事在人为 一 诗云:华夏万年史,故园千秋风。我们的祖国雄踞亚洲东部。印支运动的若干地质板块在这里挤压碰撞,太平洋和印
1980年,我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就知道了缪钺老师的大名,心想着能够在缪老所在的历史系学习,真是一生的荣幸。很幸运的是,还真得到了多次聆听缪老讲座的机会。缪老授课时信手拈来,侃侃而谈,让我如痴如醉,收获颇丰。缪老的主要助手刘琳老师开设历史文献学课程,讲课时那严谨的风格,缜密的思路,甚至漂亮的板书,都给我留下了永恒的记忆。1984年毕业之际,也许是天意的眷顾,刘琳老师正好被任命为古籍所副所长,我被分
2000年11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第24届全委会,将青城山—都江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对青城山—都江堰遗产资源、遗产价值的肯定和确认。 青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镇,距成都市区68公里,距都江堰市区16公里,属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景区内有36峰、72洞、108处胜景,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