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既抓好物质生活的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关键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把“改进调查研究”摆在第一位;2021年9月,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党的十八大以来
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作风建设为什么抓、抓什么、怎么抓等问题,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赋予作风建设新的时代内涵,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诠释了发展的根本目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消费是最终需求,既关系着经济发展,也关系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提升消费结构”。协同推进促消费与惠民生,是坚定贯彻以人民为
内外贸一体化是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应对市场风险、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对于稳外贸、扩消费、提振信心有重要作用。202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应着力建设强大国内市场,使更多优质商品和服务更便利地进入国内市场,丰富供给数量,提升供给质量,更好满足日益升级的国内市场需求。 一、充分认识内外贸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内外贸一体化是将
智慧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全产业链深度融合而形成的农业形态,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智慧农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农业”。2019年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打造智慧农业”;“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2024年印发的《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的时代方位,围绕劳动、劳动者、劳动精神等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劳动教育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明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讲话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
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要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必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充分认识高校构建固本铸魂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
人工智能(AI)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正视差距、加倍努力,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完善人工智能监管体制机制,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构建中国特色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旨在促进全球经济和文化共同繁荣,建设和平、团结与繁荣的人类未来。三大全球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收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从中国主张到国际共识,从合作理念到共同行动,中国同国际社会一道谱写了全球治理的精彩篇章。三大全球倡议立足百年变局,顺应人类发展进步潮流,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处于十字路口的全球治理指明了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根源上说都是思想上的问题。”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员、干部要利用好这一反躬自省、检视整改的契机,在学、查、改中不断掸去思想灰尘、纠正行为偏差,切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思想之所以会蒙尘生锈,主要还是“总开关”拧得不够紧,受到歪风邪气侵蚀。无论是文山会海、
一段时间以来,“内卷式”竞争让不少行业、企业深受其害,严重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近日,10多家重点车企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正是汽车行业主动“反内卷”的积极行动。但要看到,整治“内卷式”竞争绝非易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找到有效路径、建立长效机制。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常态。适度竞争,有利于提高资源配